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
文 / 七公

一个领域“顶层设计”的更新,往往是由先行者将涟漪变为浪潮。

诸如乔布斯和苹果,在智能手机之上,其更耀眼的是改变了人机交互的历史,革新全人类的通讯意识;

再如马斯克和特斯拉,在新能源汽车之上,其更大的意义是在交通出行理念上,对消费者认知的颠覆;

再如比尔·盖茨和微软,互联网仅是其成果的体现,更深层的,则是对全世界办公方式、生活方式的重塑。

现今,华为正扮演类似的角色。其推出的原生鸿蒙—HarmonyOS NEXT,独立于安卓、iOS,完全具备自主知识产权,第一次使操作系统有了“中国魂”。

中国科技需要什么“基建”?

强国梦,正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得到具象的呈现。

我们何时能拥有享誉全球的汽车品牌?何时能造出国产大飞机、大型邮轮?何时能飞天圆梦、问鼎苍穹?

同样,围绕操作系统,一代人接着一代人也在不停发问:我们何时能用上自己的“脑中枢”?

从PC时代的DOS/Windows,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安卓和苹果iOS,一直以来,垄断操作系统的都是西方大鳄,没有主导权的国家不得不受制于人。

前段时间,微软蓝屏故障引发七大洲巨震。一串错误代码,航班停飞,火车停运,医院停诊,银行、证券交易中断,连个别电视台都暂时停播了,欧美几乎回到纸器堆.....

很快,网络上就操作系统“杀伤力”的讨论便甚嚣尘上。

现在,这一固有格局,以及因之滋生的威胁,正逐步被原生鸿蒙打破、消解。根据华为公布的消息,HarmonyOS NEXT已在10月8日开启公测,预计今年四季度正式商用。

从多个维度看,原生鸿蒙堪称里程碑式的“大国重器”、世界“新强基”。

一方面,HarmonyOS NEXT实现了操作系统内核、编程语言、编译器等核心技术的全栈自研,和安卓、苹果iOS明确划清界限。

另一方面,HarmonyOS NEXT重构架构,是历史上首个打通硬件、打通场景,支持多样交互、自由流转的操作系统。

比如,基于盘古大模型,其将小艺升级为小艺智能体,更聪明、更能干、更贴心,不光能精准识别用户意图并执行更复杂的操作,还能提供语义匹配、记忆提醒、推理规划等个性化服务。

这意味着,相较过往版本,原生鸿蒙更加安全、可控和“类人”。

“既然要为,我们就要把它为好。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,我们别无选择,只有义无反顾。”

在9月25日华为坂田基地的誓师大会上,集团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喊出了这句话。

如果说2019年之前,鸿蒙还只是华为众多备胎中的一只,那么从2019年起,当来自大洋彼岸的极限打压常态化,能想到的通路都被堵死的情况下,它的性质、地位就彻底变了——必须提前转正,担负起华为“活下去”重任。

为此,在迄今为止的五年间,华为投入了数万名研发工程师、数千亿资金,并与上万家合作伙伴、百万开发者紧密合作,全力托举鸿蒙。

换言之,正是华为的“孤注一掷”和产业界前所未有的共识,以及夜以继日的奋战,才有了中国科技史上的这次“长征”壮举和创新水平质的飞跃,其结果便是为全人类“上新”:在安卓和iOS之外,操作系统终于有了第二种选项。

原生鸿蒙问世意味着什么?

原生鸿蒙的问世,究竟代表着什么?《节点财经》来详细聊聊这件事。

➊ 操作系统,我们一样可以

“复兴号”动车、盾构机、天问一号、龙芯3A6000处理器、“人造太阳”……近些年于各个行业涌现的诸多“超级工程”、“重大成就”,不断见证着家国的成长与强盛,也让傲慢的西式“滤镜”一再碎成一地,渐进式夺取话语权。

操作系统的“无人区”,我们一样可以趟,一样可以上岸!

在9月25日华为坂田基地的誓师大会上,余承东自豪地表示,鸿蒙用十年时间完成了欧美三十年积累的成果,这不仅是技术上的飞跃,更是中国科创实力的体现。

国产自强自立,从来不是宣泄的情绪、壮胆的口号、炫耀的资本,它必然遵循了厚积薄发,跬步千里的原理,是长期主义和专业主义浇灌出的新时期的立身之本、强根之基。

HarmonyOS NEXT一飞冲天,让外界看到的不止是我们在某一领域取得了从0到1的突破,对外部封禁的强势回应,更是技术从量变到质变的淬炼过程,也为“新质生产力”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。

➋ 从双寡头“掌天”到“三分天下”

根据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披露的最新数据,2024年一季度,鸿蒙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为17%,对比2023年一季度的8%暴涨9%,同期,苹果iOS则从20%下降至16%。

即在中国市场,鸿蒙首次超越苹果iOS,进击为仅次于安卓的第二大操作系统,且一举翻过了“16%占有率”这条被广泛认可的操作系统“生死线”。

自此,安卓和苹果iOS双寡头“掌天”的局面不复存在。鸿蒙的杀入,将为操作系统的繁荣注入连绵不绝地活水,亦将驱驰该细分赛道的角力从“两军对垒”走向“三军斗法”。

《节点财经》认为,随着HarmonyOS NEXT启动公开测试,加快商业化进程,其在华为手机、平板、电脑、手表等终端产品的大面积应用,以及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厂商加入,鸿蒙的占有率还有望继续扩大。

截至6月底,搭载鸿蒙的设备数量已超9亿台,而在上年8月份,这个数字尚为7亿台。

➌ 开创性的底层框架

需要说明的是,原生鸿蒙不是对同业的简单平替,而是有着它独特的禀赋和内涵,致力于为用户创造强性能,全开放,更便捷、更“哇塞”的体验。

事实上,也只有这样,鸿蒙才能从安卓和苹果iOS“口中夺食”。

正如前文所言, HarmonyOS NEXT重构架构,是历史上首个打通硬件、打通场景,支持多样交互、自由流转的操作系统。

鸿蒙诞生的基因便是建立在物联网的逻辑上的,小到音箱、手环等,大到家电、汽车,乃至人形机器、AR眼镜、无人机等,都可以通过一套操作系统来连接,而裹挟着史无前例的AI洪流下,其从万物互联进化到万物智联,将进一步兑现物与物、物与人的多元、智慧的沟通、互动。

关于这点,其与天然排他的安卓和苹果iOS有着明显区隔。用大白话讲,鸿蒙从一开始就秉持的是互利共赢、众行者远的价值观。

站位该角度,HarmonyOS NEXT是以全新的思维模式和设计理念,开创性搭建了一种底层框架的雏形,为众业态构建前沿基建,给经济的“毛细血管”带来更多向上、向新的可能性。

一定程度上,原生鸿蒙的出炉,补齐了操作系统的“短板”,使“国之脊梁”更挺了,也面向千行万业吹响生态共创、共享的“集结号”。

鸿蒙为何如此重视生态建设?

“操作系统不难做,难在生态建设”。

为什么这么说?操作系统往往由一家企业、一支团队,甚至单个人就能搞定,但生态建设从来不是谁的“独角戏”,它是一场大规模的“团建”活动,最好人人参与,人人有为。

华为深以为然。

“只靠华为自己,我们是做不成鸿蒙的,只有依赖千行万业的合作伙伴,才能实现鸿蒙生态的真正繁荣。众人拾柴火焰高,在此特别感谢社会各界的伙伴们,在过去一年里,与我们一起全力共建鸿蒙生态,鸿蒙不仅是做出来的,更是用出来的。接下来几个月,我们将一起全力冲刺原生鸿蒙正式商用。”余承东一语中的。

所以,华为喊话社会各界力量,包括政府、企业、事业单位,都能与鸿蒙双向奔赴,为其生态建设尽一份力,使之成为有骨有肉,真正的操作系统。

同时,华为身体力行,坚持每年拿出超过60亿元,用于鼓励和扶持鸿蒙开发者创新,并联合产业、高校共同培养相关人才,每月新增10万鸿蒙开发者。

据《节点财经》了解,已有4300多家企业参加了鸿蒙生态学堂,305所高校开设鸿蒙课程,华为开发者联盟注册开发者总人数超过675万。

于近日,华为最新公布鸿蒙原生应用开发者激励计划,开发者报名参与该计划后,满足激励条件最高可获得10万元现金奖励和相应的流量扶持。

大量头部应用开发者和拥有者,也已经,或正赶往鸿蒙生态建设的途中。

以办公软件WPS为例,从去年起,其就动用了大量资源来和HarmonyOS NEXT做适配,双方“肝”了无数个日夜,联合改进和优化了多项工程基础设施,无缝迁移了4000万代码行,有效解决了WPS面临的跨平台界面兼容、差异性处理、调试流程长等难题,也为其他后来者沉淀了宝贵的参考经验。

美团是互联网大厂里的头波“尝鲜者”,它在年初就点出了第一份“鸿蒙外卖”,首款鸿蒙版美团APP涵盖美食、酒店、医药、外卖、闪购、优选、买菜等业务。

此外,腾讯、京东、阿里、字节跳动、百度等巨头旗下产品,包括QQ音乐、搜狗输入法、淘宝、支付宝、饿了么、今日头条、抖音、飞书等数十款“国民级”应用,也成功对接原生鸿蒙,既担纲起共建新生态的中坚力量。

在《节点财经》看来,吸引巨头下场的,除了大家强烈的责任感,还有新技术在萌生阶段释放出的巨大红利。

就拿支付宝、钉钉来说。受益于HarmonyOS NEXT意图框架的AI能力,服务更容易被理解和触达,从而为用户进行精准、高效的服务分发和调度,两人都成功谋取“福利”。

前者基于用户实时位置,在小艺场景建议卡中,主动推荐一站式服务组合方案;后者在办公场景,只需对小艺说一句话,意图框架就能准确理解用户的想法,直接找出钉钉里的联系人,然后拉起钉钉会议。

目前,已经有超1万个应用和元服务上架HarmonyOS NEXT应用市场,覆盖了18个垂域,满足消费者99.9%的使用时长,这标志着鸿蒙生态朝着全面成熟持续迭代、加速迈进。

写在最后

回顾这段跌宕起伏的故事,英国科学作家马特•里德利写在《创新的起源》中的这段话,或许不失为一个合适的注解:

“计算机不会在一天里诞生,猿猴不会在某一个夜晚进化成人,科技的进步、人类的幸福不是来源于某个突变的时刻,而是这背后无数个日夜的小步前进。”

对华为、对鸿蒙而言,这个注解还需强调一点,那就是:众心成城,其利断金。

我们相信,随着四季度商用的开启,届时鸿蒙之花将开的更盛、漫山遍野皆春色。
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